资料图
近日,位于醴陵东富工业园的湖南滨华电瓷电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项目一期建成投产,这标志着醴陵电瓷行业告别了到外地检测的历史。此前,“湖南滨华”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后者派专家团先后10多次来醴陵进行指导,对检测中心的建设提出优化建议,节省成本近100万元。
醴陵多渠道对接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各大高校和 人才,以科技服务团为抓手,统筹在产业、教育、医卫、文化等领域,实施组团式柔性引才,构建“人才共享”模式,帮助用人单位引进急需紧缺的人才,解决技术和经营发展难题。截至目前,醴陵“组团式柔性引才”引进专家近500名,激活一池创新春水和一城创业氛围。
“组团引才”,突破县域“引智瓶颈”
“有了科研团队支撑,我不再担心技术问题了。”10月27日,在醴陵市浦口镇浦缘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黄建明高兴地说。今年,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及湖南农业大学组成的专家团来到浦缘合作社,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帮助合作社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提升蔬菜产业化水平。
醴陵搭建“组团式柔性引才”平台,突破县域“引智瓶颈”,有效解决基层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人才的问题。今年,醴陵通过醴陵组工、醴陵人社局官网、醴企帮扶APP等平台对外发布工业、农业领域部分重点企业的第一批柔性人才需求128人,与近百名专家与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借助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省农科院、株洲市委组织部等部门搭设的平台,积极对接贴合醴陵实际需求的人才。6月,通过市科协与省园艺、作物、土壤肥料和省硅酸盐学会等学会积极对接,组织专家先后2次来醴陵调研;7月,通过九三学社株洲市委会牵线搭桥,中科院亚热带生态农业研究所等11位专家来醴陵调研,达成合作意向;8月,“渌江讲坛·建宸大课堂”活动启动,广邀各界重量级专家和学者赴醴陵讲学,助力“书香醴陵”建设。
“人才共享”,助力高质量发展
8月8日,湖南省吉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三方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吉泰家禽育种中心,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未来5年,专家将协助“吉泰农牧”开发出优质中速型黄羽肉鸡配套系的两个品系及其0—2三个世代的选育技术,力争开发出一个获得国家新品种配套系认证的新品种。
“专家来醴陵开展服务,不局限于一个单位,也不局限于一种合作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人才共享’。”醴陵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黎波介绍,“人才共享”模式,根据专家意愿、专业方向、地方企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努力实现人才组团化、专业化、项目化、市场化,引导人才和科技成果在基层服务和转化,服务方式也在精度、深度、广度上做足文章。目前,专家服务团服务农业、工业、医卫、教育、文化等领域的165家企事业单位,促进醴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9月,醴陵在全省县级城市中率先推出电子“人才绿卡”。持卡人在 旅游、购物、医疗、政务等10个方面可获得绿色通道服务。目前,醴陵人才绿卡库有成员近3000人。
同时,醴陵市对积极支持试点的重点企业和柔性人才,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扶持发展。鼓励用人单位实行股权激励办法,与引进人才协商,以技术入股、项目入股等方式,参与产权收益分配,让人才安居乐业。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张洁 通讯员/陈君 万科林 彭思淳
编辑/黄盼 【来源:株洲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