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脑的艳遇

作者 李陵 来源 醴陵信息港 点击 发布时间 08/06/04

 或许是自古以来醴陵的屠夫卖猪头的时候都是挂起来卖的缘故吧,日久天长猪头就俗称成了挂脑,挂脑也就变成了猪头的代名词。
不过,为什么要把猪头挂起来卖呢,没有人去考究。而据我的推论,应该是因为猪头不太好卖,所以才要挂起来,一是为了显眼,二是为了保持猪头的外形整洁和美观。本来就不太好卖的东西,如果再放在案板上弄得血水模糊,外形萎靡琐屑不堪入目,卖相全无的话,那么,猪挂脑就会伤到屠夫脑。
而挂脑又为什么历来不好卖呢,我想,大概是挂脑肉失之油水,肉质粗糙,上面不能吃的骨头又占了大半的缘故,醴陵人又是很讲究实惠的一群,加上挂脑肉的吃法单一,且口味平淡,少有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屠夫们就不得不把猪头挂起来卖了。
在乡村,逢上红白喜事,厨师们也只好把挂脑肉掺在羊肉里,剔下的那张挂脑皮,就用油炸了掺在扣肉里,这才鱼目混珠,让人囫囵吃下了事。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牲猪实行派购,分配到农村,基本上是一户一猪,是必须要送到食品站的,食品站再转送肉联厂,供应城市居民,也就是所谓的非农业人口,农民嘴里吃国家粮的那一群人。农民好不容易养大一头猪,反馈回的也就三五斤肉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算下来,谁会舍得花一斤肉票,去卖一块肉少骨头多,且还要另外放油去炒的挂脑。
虽然那时候有城乡差别,但城市居民手里捏着配给的那点肉票,同样在算计着怎样从有限的肉票中,最大限度地卖回即可当肉,又可炼出猪油来的肥肉,少有买挂脑回来的。
但是,肉联厂的猪头不用挂起来卖,头骨卖给了饮食行业,头皮被制成了一整块的腊制品,叫蝴蝶头的,立马就成了一款高档食品,不知道是哪一年,还获得过国家名牌产品的称号。只是从不知道品牌保护的醴陵人,让这一品牌破茧成蝶,早就飞了个无影无踪。
好在虽然品牌飞了,但醴陵人吃挂脑壳皮的习惯没有变,商店里没有卖,就自己动手制作,就像焙焙肉一样焙起来,正月用来下酒待客,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这道菜,也一直让醴陵人津津乐道。我真怀疑,唐人神公司是不是受到醴陵人吃挂脑壳皮的启发,才开发出了味美价高,而又畅销不衰的唐人神猪头皮。
自己制作的焙挂脑壳皮虽然好吃,但毕竟要受季节的限制,唐人神公司也不会到处收购猪头皮,平时的挂脑怎么办呢?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整整十年时间,挂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和辉煌。尴尬的是,挂脑实在卖不出去,即使是死乞白赖或者是软磨硬泡,都没有人肯卖你的帐,许多的屠夫,就只有眼睁睁地
李陵版权声明声明
本站文章及图片仅供醴陵信息港专用,任何网站、报刊及其它媒体未经李陵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挂脑的艳遇,醴陵人,破茧成蝶
Copyright 2006-2013 Powered By china0733 湘ICP备07000575号
湘人李陵自传 【版权声明】 长株潭网 仙岳山 太阳能热水器 免费建站 家用净水器 中国律师网 怎么查询手机号码